新闻中心 News
首页 > 行业新闻 > 转载|市县空间规划编制该重点研究些什么?
转载|市县空间规划编制该重点研究些什么?
发布日期:2019-12-04


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要求,山西省太原市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面临的具体问题,在市县层面针对不同专题陆续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自然资源本底要素研究


全域重要自然资源要素现状调查评价研究。主要研究本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源地、泉域、森林资源、草地资源、地质环境、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重要自然资源,形成《国土空间重要自然资源要素》“一张图”,提出构建自然资源和生态要素保护格局建议,支撑“双评价”与“三区三线”等任务。

水资源合理利用及配置研究。贯彻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以水定人、以水定地等可持续发展理念,确定本地水资源富水区、优质后备水源地等国土空间分布范围,计算水资源总量,确定可开采资源量。落实约束性指标“用水总量”和“重要江河湖泊水质达标率”。

自然保护地、国土绿化、森林开发保护研究。严格划定天然林、生态公益林等基本林地集中保护区,构建自然保留地体系、生态廊道和生态系统保护格局;编制市级林业资源“一张图”,编制自然保护与生态修复等专项规划。

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与质量评价研究。基本查明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质量现状以及重污染企业用地、工业废弃地、采矿区等典型地块及其周边土壤污染状况。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为农业发展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土壤空间,为生产建设中污染地块开发再利用指明方向;为生活适宜提供土壤环境信息,为强化环境管理、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矿产资源国土空间分区开发及保护研究。分析本地矿业空间与生态空间、农业空间的关系,以经济社会依存度、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矿业等为判定依据,实施矿产资源开发与国土空间保护综合价值比选,合理确定矿业开发空间,制定用途管控及转用规则。

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研究。重点研究本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提供国土空间利用安全本底约束,合理配置国土空间用途;传导《地质灾害防治专项》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等专项规划编制。


三条控制线划定、资源承载力及“双评价”研究


三条控制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是国土空间规划重要约束指标。应按照《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要求,从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以及解决三条控制线多头管理、交叉冲突等问题出发,整合永久基本农田整改补划及储备区划定成果;科学评估优化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明确城镇开发边界内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弹性开发区、特别用途区。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该专题成果随同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并论证报批入库,为国土空间规划要件之一。应全面分析本地资源环境禀赋条件,研判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和风险,识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和生态极敏感空间等,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多方案决策。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和风险评估研究。该项工作系《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安排的专项工作,以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中的基本指标(28个)、推荐指标(60个)为基础,建立适应本地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完成评估。需要根据指标评价体系评判气候变化、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水安全、防灾减灾等要素在全域国土空间存在的潜在风险和隐患,从而为国土空间规划动态调整完善提供参考。


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研究


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研究。按照提升城市安全和韧性的理念,系统分析评估影响本地长远发展的重大灾害风险类型,明确防灾减灾目标、设防标准、防灾分区,提出防洪(潮)排涝、消防、人防、抗震、地质灾害等主要灾害防治的措施,及各类防灾基础设施和应急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方案,提出减缓和适应未来灾害的措施,提高抗灾应急能力。

总体城市设计及在三维管控下的容量控制研究。重点研究如何保护自然山水格局、传承历史文脉、定位城市形象,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和空间意向,引导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划定城镇开发强度分区。确定城市设计重点控制区,提出相应的容积率、密度、高度等控制要求。传导编制控制性规划和开发建设的管控条件。

城乡综合交通系统及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布局研究。制定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目标,明确交通资源配置策略及主要规划指标。合理确定城乡综合交通系统组成和布局结构。按照区域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原则,提出全市域供水干线、大型污水处理设施、电力干线、燃气干管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的布局需求。

构建基本服务设施和社区生活圈研究。按照公平公正、普惠共享、均衡发展的原则,构建市、区多层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重点对医疗卫生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体育设施、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包括养老设施)、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等6类公益性设施现状进行评估,明确规划指标传导及落实意见。构建活力多元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支撑国土空间规划落实高品质生活要求。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研究。确定市县域文化、山水格局保护框架,划定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提出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及活化利用的目标要求和基本策略。构建彰显文明、体现魅力的历史文化空间格局。

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发展研究。对优化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进行分类指导,提出空间形态、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的系统性重塑和综合集成创新措施建议。明确乡村地区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等配置标准。

产业发展布局研究。分析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基本格局及其特点,对产业发展和布局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明确产业用地布局范围,提出强制性、指导性、引导性等政策手段进行分类指导。

城市地下空间应用研究。提出地下空间总体规模、功能布局、竖向分层和分期实施要求。划定地下空间集中建设区和管制区范围,积极推进和发展地下空间公共服务、公共交通、市政设施等。

存量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研究。提出低效利用国土空间治理及资源管理,明确再开发用地的目标任务、性质用途、规模布局和时序安排,统筹城镇更新和功能再造、产业结构升级。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研究


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利用研究。明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矿废弃地整理复垦、农用地整理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森林生态修复、河湖岸线修复、水土流失、生态景观修复、土壤污染等拟开展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空间范围及面积,提出生态环境、生态空间、生态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修复意见。传导《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编制。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全方位系统综合治理重大战略。

土地综合整治研究。明确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修复空间范围、措施及任务。传导《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编制。


国土空间规划传导及保障机制研究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传导路径和机制研究。纵向传导国家和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要求,制定本级空间发展政策。横向传导专项规划的编制,重点传导专项规划编制中各类空间要素分类管控和空间布局时序管控等要求。针对生态保护红线内区域、非集中建设区和城镇开发边界内三类重点区域的管控方法和规划进行研究,确保约束性指标和管控要求落实。

地方治理与规划运行保障研究。研究空间规划实施相关的实施机制,探索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政府职能转变和规划管理模式改革创新,提出构建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地域发展特色的规划实施机制和管理体制以及提升规划公共管理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章转载:空间规划前沿公众号